【毕业专栏】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向莹莹 | |||||||
|
|||||||
本人向莹莹,安徽巢湖人,中共党员,农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本硕均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期间曾任农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农学院本科生第四党支部书记、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助管。曾获农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农业大学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称号,获得过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硕士学业二等奖学金、垦丰红色先锋二等奖学金等荣誉。 进入研究生阶段之后,相比本科阶段科研压力开始增大,对于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自觉性也是一个较大的考验。在过去的近两年研究生生活中,我始终秉持全面发展的思想,以学习科研为主,与其同时也积极进行学生工作。 学习科研方面,我一直主动进行数据分析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及时完成各项实验安排。在导师孙群老师和师兄师姐们的帮助下,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一篇,第二作者身份在SCI期刊《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发表论文一篇,第三作者身份在SCI期刊《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期刊发表论文一篇。2019年暑假参加中国作物学会作物种子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发表两篇会议论文并获得优秀墙报奖。 学生工作方面,我一直认为学生工作是一个持续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在向老师们学习工作经验、积累经历的同时,也能够将自己的想法通过实际策划组织活动进行输出。研一的时候我担任了农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农学院本科生第四党支部书记和农学院研究生助管,研二面临毕业和就业压力的同时我还是申请了学校党委组织部的机关挂职助管。在平衡科研和学生工作的过程中我的统筹规划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能够更好的处理多项事务堆积的情况。 生活方面,我一直积极参与志愿活动,作为志愿者参加了2019中国种子大会。参与了种子的故事科普丛书撰写,负责种子的故事部分。我也一直坚持所喜爱的摄影和旅行,在研究生两年期间去过日本、甘肃张掖、敦煌、天水以及青海等地。在旅行的过程中去了解不同地方的历史文化,不断拓宽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生活。 转眼6月份,在农大学习生活的6年即将结束,离开的日子越来越近。虽然还是没有做到两年前希望的“走出舒适区、有想法就去行动”,但还是得到了很大的成长,有幸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希望走出校园之后能够更敢一些,克服内心对于不确定性的恐惧。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